用专业眼光研究旅游,以创新理念发展旅游,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与社会各界共同创造成功的旅游目的地!
我中心近期业务情况以及已往规划项目的后续报道
我中心进行规划设计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名单
我中心的技术团队主要专家成员简介
刊载我中心专业研究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本网
转载公众媒体上与我中心相关的报道
我中心资质、法人等证书及单位所在位置的详细介绍
我中心与近30家广东省代表性旅游企业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市场研究网络,对旅游市场动向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
国家颁布的有关旅游规划、旅游景区发展等方面的法规法则
旅游研究

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陶国伟

 

摘 要 任何旅游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赢得经济利益得前提下,怎样保持既有旅游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以漓江为例,阐述这一影响,并试图给出计算模型,分析漓江旅游环境现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旅游环境承载力 漓江 承载力模型 承载力指数

漓江是桂林人的母亲河,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承载,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明珠“项链”。侠义的漓江是指漓江桂林到阳朔江段,总长83千米,俗称“漓江百里画廊”,桂林旅游的精华之一。
   研究漓江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Touris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简称TEBC),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同北大博士崔凤军的定义: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地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
本文试从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入手,量化解析漓江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1 国外研究概况

   二战后,各国均努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旨在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各国人民的交往和科学文化交流。进入上世纪50年代后,旅游趋向大众化和社会化,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各种各样的旅游胜地。在旅游旺季,某些旅游地出现拥挤现象,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实际规划人员和旅游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意识到,任一旅游地或区域接待的旅客量在一定时间内应有一定的限度,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不受破坏,并使绝大多数旅客满意。1963年,拉佩芝(Lapage)首次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但未作深入研究。在整个60年代,旅游环境承载问题未得到广泛的重视。进入70年代以后,生态学家与环境学家开始意识到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重要性。生态学家斯特里拉(Streeter)警告道“旅游要维护旅游场所的质量,避免破坏舒适的气氛和野生动物。”1971年,环境学家利牧(Lime)和斯汤奇(Stamkey)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讨论。此后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有关“旅游海岸的承载力”的论述(D.Pearce,1986)、“美国国家公园的旅游承载能力”的研究(I.J.Lindsay,1986)等等。在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年度报告(1978-1979)中,正式提出了旅游承载容量的概念,此后,一些国际性的旅游研讨会也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有过专门的讨论。④
   1.2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晚,相关研究也较滞后。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特别是由于国家关于促进内需,改革休假制度的政策出台,大大刺激了人们出游的欲望。2002年,国内旅客已逾7亿。而原有的旅游基础薄弱,供给与需求矛盾较大,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更加突出。旅游交通设施严重超载,绝大多数旅游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游客食宿困难,因拥挤而造成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旅游地经常超负荷运行,导致了部分旅游设施损坏,服务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损,旅游环境恶化。因此,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我国就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我国已有专家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赵红红(1983)首次提出旅游容量问题;刘振礼等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研究;保继刚研究了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楚义芳(1989)对旅游容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量测公式;胡炳清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子和最低量定律,并依此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崔凤军(1995)首先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认为它由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判据之一;崔凤军等后又分别以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利用游客密度、旅游用地强度和旅游收益强度三个基本分项指数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度;俞孔坚针对传统的最大-最优化途径和最小-最大约束途径对规划指导的局限性,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以寻求规划过程具有可辩护性和可操作性。
   1.3 评价分析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对此研究也日趋深入。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以来是旅游研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实证研究,为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量化指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山岳、城市公园等方面,且定性分析较多,而关于像漓江这样的江河水体研究几乎为空白。究其原因不仅是由桂林山水的特殊性,也是由江河水体研究的困难性决定的。漓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同于泰山这样的山岳风景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而且水体研究涉及面广,需要环境学、旅游学、经济学、数学等相关知识综合分析。而现实环境迫切需要加强对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由于中国调整休假规定后,季节性旅游高峰给桂林市的环境带来很大压力,桂林漓江旅游在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接待人数均逾十万人次,游客所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对漓江的生态问题产生了很大影响,漓江流域的环境容量已达到极限。……近几年来,漓江的枯水季节有延长的趋势,在漓江的枯水季节里,部分河段裸露,污染加重,但漓江上的游船却没有相应减少,污染负荷明显超过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为此环保专家建议限制漓江日游客量。③
本文尝试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角度,通过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数学模型,计算漓江日游客量的最适值和最大值,为漓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见。

2 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指标
   人们一般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即为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供给量的比值。
TEBC=TD/TS 式中,TD(Tourists Demand)为旅游需求量,TS(Tourists Supply)为旅游供给量。
  由公式可知:
  TEBC>1 超载
  TEBC=1 饱和
  TEBC<1 低载
   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判定旅游景区游客数量是否超过承载力,只需要知道获知TD和TS就可,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变量并不是单一的,以上分析忽视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时空差异性等特性,从而把问题简单化,无方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于涉及变量很多,若笼统求全,分析起来将十分困难与模糊。
   抓住事物的关键,把握主要因素才能理清复杂的事物。关于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几个主要指标,才能一一深入分析研究。
   2.1 社会环境因素――游客密度指数
   旅游者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影响(正面的和负面的)发生程度和范围是不同的。游客密度越大,冲击越强。我们用游客密度指数(Visitor Density Index,简称VDI)来表现这一影响。其公式为: VDI=Visitor Density/Rensident Density 即,游客人数与当地居民人数的比值(故又称游居比)②
   2.2 社会经济因素――旅游经济收益(Economic Income)指数
   谈到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旅游承载力的贡献,一般选用经济发展容量作为分项指标,它是指旅游区的经济要素(诸如饭店床位、食物供给、水电供应等)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易于计算,但没有考虑到游客需求,所以崔凤军博士建议应用凯恩斯边际收入乘数M=1/(1-mpc)定义旅游经济收益指数EII=1/L,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L为漏损率,L=1-mpc。
   2.3 自然环境因素
   2.3.1 水环境指数(Water Environmental Index)

   漓江的灵魂是山和水。水是生命的承载。有水,才有秀丽的漓江风光;有水,才有两岸勤劳的儿女。
   漓江桂林~阳朔段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桂林经济活动,工农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也是本地区最终纳污水体。因此,漓江的水质状况,与桂林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旅游业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笔者将水环境指标(WEI)定义为漓江风景区河段及其上游所能承纳污染物的能力指数,其公式为:
WEI=TP/CPA 式中,TP为排入漓江污染物的总量,CPA为漓江清洁能力
   2.3.2 游客接待能力指数
   游客接待能力指数(Tourist Receive Capacity Index)指漓江游客需求量与接待量的比值,其公式为: TRCI= TD/TS 式中,TD(Li River Tourists Demand)为游客对漓江的需求量,TS(Li River Tourists Supply)为漓江所提供的接待量。
  TS=T*N*G
  T:平均每条游船的最大载客量,N:实有游船数量,G:日可利用次数。
   2.4 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综合模型
  TEBC=K1*VDI+K2*EII+K3*WEI+K4*TRCI =K[VD/RD+1/L+D/(T*N*G)+P/A] 式中,K为权重,其它含义同上。
  若TEBC>1,表示超载,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超过极限值,旅游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应采取补救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若TEBC=<1,表示低载,漓江旅游环境还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经营者可以加大投入,扩大规模,获取更高的效益,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不能以牺牲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利益。
若TEBC=1,表示饱和,旅游环境容量值达到顶点。若继续增加游客进入量,必然会出现超载现象。

3 综合指标模型测度及实证分析
   3.1 测量计算
   3.1.1 游客密度指数

   根据桂林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8年漓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9.82万人次,漓江流域人口244.76万人,由此VDI=0.4895。
   3.1.2 旅游经济收益指数计算
   计算旅游经济收益指数(EII)时,我们发现(EII=1/L,L=1-mpc)这个公式实际操作困难。根据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可以知道在不同的地区,mpc的值是不尽相同的,存在地区差异性;而且由于本身数据的模糊性和波动性,如果没有常时间的经济观察结果,EII就无法测定。目前桂林市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且由于目前制度限制所能得到的甚少,mpc在桂林的值无法确定。所以笔者建议从数据获取相对精确的财税渠道入手,用旅游业所创造的税收占相关产业缴纳税收总额的比例代替,简化计算旅游经济收益指数的困难程度。根据1998年桂林工学院副教授林刚等的计算,这个值为55.65%,即EII∝55.65%。⑤
   3.1.3水环境指数计算
   水体纳污能力既是水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是特定水体在一定环境目标条件下某种污染物的容许排放量,它可以定量说明这种水体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河流的容许排放量为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之和。
   水体的稀释容量计算公式为:
  W=[CS-CO]*Q/1000/(3600·24)]
  式中:CS――水环境控制目标浓度(水质标准)(毫克/升);
  CO――背景值浓度(毫克/升);
  Q ――枯水流量(立方米/秒)。
  而且 Q=F·q
  式中:F――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q――单位面积产水系数【立方米/平方千米·秒】④
   漓江的源头为无人污染,BOD的背景值浓度为1.5毫克/升,按GB3838-88Ⅲ类水质标准BOD为5.0毫克/升,单位面积产水系数为0.0051立方米/平方千米·秒,枯水流量为90.06(立方米/秒)。则漓江的稀释容量为: W=[(5.0-1.5)×90.06/(1000/3600×24)] /1000=27.23
   自净容量是指水体的自净能力,其自净系数一般取实验数据或经验数据,需确定污染源和排污地点方能计算。
   若不考虑漓江的自净能力,则根据桂林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漓江景区的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以2000年的监测数据来分析,具体如下

2000年废水排放及处理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本年实际
  废水排放总量 万吨 15821.31
  1.工业废水排放量 万吨 4801.31
   占排放量比重 % 30.35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万吨 3026.52
   工业废水处理量 万吨 6889.13
   工业废水出来率 % 86..85
  2.生活污水排放量 万吨 11020.00
   占排放总量比重 % 69.65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千克/人.天 282.00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2000年全年污水的处理能力:4805/15821.31=30.37%,但每年仍有11016.31万吨污水排入漓江,每日为30.18万吨。
   据统计,1999年桂林的固体废弃物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为33.28万吨,综合利用率为39.1%,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含县城及农村)为18.50万吨,处理率为100%,桂林漓江于1998年 实施的冲口垃圾添埋场工程中,设计总库容为596.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506.9万立方米,可接纳生活垃圾456万吨,按1997年垃圾基数可服务20年,先垃圾的产生量低于垃圾年处理能力,因此,垃圾处理能力尚有富余,所以固体垃圾不计入考虑。
   由此可知,水环境指数WEI=TP/CPA=30.18/27.23=1.1083。很明显从水环境指数单项指标来看,漓江水环境承载力已经超载10.83%,若不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排入漓江的污水量,很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桂林的青山绿水将不复存在。这是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所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
   2003年桂林市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的主张,由此带来的工业污染如何解决也是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个现实难题。经济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博弈天平应偏向自然生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的一方。
   3.1.4 游客日接待能力指数
   1999年,漓江共接待国内游客114.18万人次,海外游客28.83万人次,海内外游客合计为143.01万人次。
   漓江航船在1973年开放初期仅5艘木船440客位,1979年开始有钢质旅游客轮,到1984年发展到74艘,1987年118艘,先有各种经营运船321艘,其中游轮170余艘(涉外游船65艘),1600个客运位。从40——130客位的十种船型,主力船型是80——100客位,起航码头三个(桂林、磨盘山、竹江),到港码头一个(阳朔),经营航运的公司和船队有50余家,从1979年至1998年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近两年因假日经济的刺激,来桂旅游人数剧增,游江人数也出现增长。1999年已有27家漓江游船公司,112艘游船,12887座,运送游客能力已达500万人次/年。(资料来源,《桂林市交通战略发展规划》)
   根据保继刚从1995-1999年统计数据分析,漓江国内游客约占桂林国内游客总量的13.5%;海外游客总量的61%。桂林市1999年共接待海外游客29.88万人次;国内游客838万人次。由此可知,为游客对漓江的需求量(TD)为131.36万人次,与实际统计游览漓江游客人数143.01万人次有出入。
游客接待能力指数(TRCI)= TD/TS=143.01/500=0.2860
   从游客接待能力指数单项指标看出,漓江游船运输能力过剩,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游船数量过多,远远大于游客需求;二是漓江流域由于这几年过度开发,水资源遭到破坏,地面径流减少,枯水期变长。2000年桂林市环保公告显示,枯水期由40年代的4个月延长到至今的6个月,甚至更长。
   3.2 综合评价
   漓江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我们选定的四个指标中,水环境指数和游客接待能力指数起决定作用,其次是经济收益指数,而游客密度指数的作用相对较弱。
   从四个已知指标值,我们可以知道,水环境指数已经超标10.8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就是在于山,在于水。“山为水之筋骨,水为山之肌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山水不活,无水山不秀”。加强对桂林山水的管理,就是要保护好漓江的美丽风光,十年不变,一百年不改;而游客接待能力指数仅有28.60%,虽然没有考虑到漓江有较长的枯水期,但常年如此大的闲置能力,很明显是一种浪费。漓江不但要加快补水工程的进度,还应该在旅游路线上多做文章,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以致不要造成太大的浪费;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也是我们考虑较多的问题,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就是在不损害旅游地环境的前提下,追求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牺牲后代的利益,来获取一时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保继刚等 旅游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3
2、崔凤军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价值 地理科学 第17卷第1期 1998.3 P86-91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 地理研究 第16卷第4期 1997.12 p47-55
3、蒋雪林 《环境容量达极限 环保专家建议限制漓江日游客量 》 中国新闻网 2002-06-03
4、刘 玲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4
5、保继刚 钟新民 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3


友情链接
   | | |
中心近照

中心团队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所有: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我们吧 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Top
中文域名: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