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州城市旅游发展的若干思考 陈南江
城市旅游是与乡村旅游、山地旅游、海滨旅游等相对应的概念,具体包括旅游者在城市内的旅游活动(含观光、购物、商务、娱乐、会展等)、旅游中转、旅游信息获取等。城市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转枢纽,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旅游,努力发展和完善城市旅游产品、环境、信息和交通。对于广东而言,广州的城市旅游发展至关重要,是目前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 一、广州对广东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广州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即已凭借口岸和交通优势进入了“京—西—沪—桂—广”国线,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旅游业总收入和旅游创汇均占全省的 36.04%和37.11%(2001年数据),广州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对广东旅游业至关重要。 2、 广州是广东的旅游中转枢纽和窗口。由于广州处于广东省的中心区位,白云机场是南方最大的航空枢纽、广州火车站是华南最主要的铁路枢纽,绝大部分的省内外游客是经过广州、深圳进入广东去其它城市旅游,最后又通过广州、深圳离开广东。其中,以广州为进出口岸的又大于深圳。这一点在广州、深圳的城市接待人数占全省总接待人数的比重上(分别为 30%、17%)也可以侧面反映。广州的交通便利程度对于游客的旅游感受影响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潜在旅游者的旅游选择。由于广州是游客在广东的第一站,相当一部分省外旅游者需要在广州获得广东其它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与否、内容的正面与否对于旅游者是否在广东游览下去有着直接的影响。 3、 广州的城市形象直接影响游客对广东旅游的印象和意愿。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一段时间,广州被一些舆论评价为“乱”(尤其是交通)、“嘈杂”、“脏”(尤其是空气)、“中国最大的镇”、“不安全”、“没有什么好玩的”,这些负面形象使得很多外地商务客人和过境旅游者不愿意在广州多作停留,进而对于广东也形成了负面印象。 二、近年广州的城市旅游取得了长足进步 由于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近年对于城市建设的认识有了巨大的改变,广州的城市旅游取得了可喜的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小变”、“中变”工程有力地优化了城市环境。通过禁止机动车鸣笛、限制摩托车上牌、禁止含铅汽油的使用,广州的交通和大气环境有所好转,广州一跃成为在全国空气质量优良的城市;“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的提出和实施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跃进:“透绿工程”、拆除违章建筑、“穿衣戴帽”、内环线等等浩大的工程以“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和联合国“迪拜奖(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获得作为最高的奖赏。广州城市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为市民和旅游者所共同认同。 2、 地铁、内环路、北二环和广园快速路等快速放射交通线等干线的建设大大便捷了城市旅游交通。广州的混乱交通和塞车问题长期令人诟病,令外地司机生畏,这几条干线的建设使得广州的市内交通大为改观。 3、 “珠江夜游”和“广州一日游”成为广州城市旅游的精品。借助以上两个方面的成绩,加上珠江沿岸整治和河道清理,特别是广州市政府领导亲自策划,“珠江夜游”和“广州一日游”取得了很大成功,“广州一日游”的全市报名点多达 280个,“珠江夜游”的游客接待人数达到1000多万,知名度越来越高,客源不断上升,成为外地游客在广州旅游生活的重要内容。珠江璀璨的夜色成为广州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让人越来越多地把它与巴黎塞纳河相提并论。 4、 “广州旅游交易推广中心”的建设使广州作为广东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逐步完善。外地旅游区有了一个在广州直接促销的窗口。推广中心在天河北路 28号时代广场7楼设立以来,不少外地旅游企业原先在别处的办公机构、办事处逐渐迁移进来,现有64家旅行社(其中市外的占46%)、4家旅游景区(市外占100%),3家航空公司(市外占33%)和2家旅游传媒进驻,它的直接效益也许难以量化体现,但人流量的逐渐上升也反映了其作用的逐渐发挥。 三、对广州城市旅游的发展建议 目前,由于国际直飞航线的不断开辟,广州作为一个过境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例如不少海外旅游者的线路已经从“桂林—广州—香港”变成了“桂林—香港”,广州城市旅游的目的地形象亟待丰满,城市旅游产品亟待丰富。在此,谨对广州城市旅游提出以下建议: 1、 组团发展旅游景区。孤立而分散的景点的吸引力的有限的,组团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个成功模式,即从“旅游景点”向“旅游景区”、“旅游城区”发展。在国外,最为典型的是 47平方英里的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世界,在国内,有深圳华侨城(5平方公里)和无锡太湖影视城、苏州乐园。广州虽然有丰富资源、众多景点,但外地旅游者往往还是到了广州不知去何处旅游,只是在市内购物,停留时间也因此减少,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流失不少。从广州现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分析,广州可以考虑近期重点发展三个组团,即番禺的香江—长隆组团、白云区的南湖—白云山组团、黄埔的长洲组团。要明确其文化旅游区的性质,对于尚未出让的用地严格控制,严格禁止工业、房地产等其他性质的用地,对于一些未开发的用地可以通过置换转化为旅游项目用地,对于一些“马路经济”类型的商业项目要进行环境整治、严格控制,拆除所有违章建筑,营造娱乐度假旅游氛围。 2、 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并大力宣传。广州有 300多万的流动人口,每年有2511.68万人次(其中国际442.36万,国内2069.32万)的过夜游客,他们具有潜在旅游意愿,是广州旅游以至广东旅游的重要客源。随着广州城市环境的优化,将其从意愿转化为行动的可行性上升。旅游信息的提供成为重要的工作。目前广州旅游问询中心已经在广州东站、广州市旅游局大堂、大沙头客运站和时代广场设有咨询点,还有一个旅游网站(中国旅游商务热线)、多个咨询电话(86687051、38820478、86664112、86682845、83833691、87146164、86689471-12),从旅游者的反映来看,最为方便、最受欢迎、最起作用的是热线电话,但是很多游客不知道电话号码,也记不住长达8位的号码,咨询电话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必要申请一个“166”或“12366”之类的热线电话号码,并在各大交通节点、宾馆、景区显要位置挂牌公布,使其广为人知,充分发挥其效用。热线应与广州旅游数据库相衔接,涵盖旅游者可能问及的各类信息,各类相关企业要及时提供最新动态,使热线能够给游客提供准确的指导。 3、 大力整治火车站。广州火车站是相当多的旅游者进入广东的第一站,是对广东的第一观感。由于人流拥挤混乱、建筑外观破旧、黑电话亭欺骗、犯罪分子偷盗、敲诈、抢劫、候车大楼地面和厕所肮脏、空气浑浊,给广东旅游起了负面作用。在“小变”、“中变”工程中,火车站也改观不大,建筑仍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外观,与内地一些中等城市的火车站都比不上,与现代化的南中国新都市广州完全不相称,必须尽快痛下重拳,大力整治。建议重新装修并扩大候车大楼,大幅度增加候车位,使旅客尽量不在广场上等候,在广场上布设更多监视器,优化候车环境,大大减少犯罪分子可趁之机;改造候车大楼以及广场周边建筑特别是邮政大楼的外墙,采用广场砖铺设广场地面,重新油漆公共汽车站的隔离桩,在地下过街通道采用电动扶梯;增加公用投币电话亭和电话卡自动出售机。 4、 发展中信都市观光。 80层、391米高的中信大厦是广州第一高楼,在广州远郊都可以看到,是广州标志性建筑。目前它只是作为写字楼存在,没有象美国西尔斯大厦、自由女神像、日本东京市政大厦那样成为都市观光的一个场所,因而不能纳入“广州一日游”线路,旅游者只能在白云山上寻求俯瞰广州市容的满足感,但由于高度和朝向的缺陷,其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广州也在考虑今后的电视塔上弥补这一遗憾,但尚有时日。鉴于中信大厦与广州新八景之一的东站广场紧紧相邻,建议努力将其第八十层改造为观光楼层,在各方向窗口布置城市景观说明牌和投币望远镜,并在楼内适当地点增加一个放映厅,放映广州市容全方位介绍的影片,纳入“广州一日游”线路,增进游客和广州市民对广州的了解。 5、 增强对公务商务游客的旅游促销。公务商务游客是广州的重要客源,他们消费能力强,是广东其它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潜在客源。虽然他们时间上安排往往十分紧张,但也有不少人存在顺便旅游观光的欲望,苦于得不到旅游景点和交通信息,不知到何处玩、怎么样去玩。建议除了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外,还在广交会场馆主入口固定设置广东旅游宣传咨询场地,摆放广东旅游资料,向一年上千万的公务商务旅游者宣传广东旅游信息,增强其旅游欲。 6、 规划建设珠江新城沿江中心景观。珠江新城是广州未来的 CBD,其沿江景观是广州新的城市代表景观。由于中信大厦等目前的CBD地段与珠江有一段距离,目前珠江夜游只是从沙面到中山大学,游客只能在江面上欣赏老城区的夜景,不能看到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广州,广州也因此不能与上海一样通过凭借浦东给世人现代都市的震撼。现在珠江新城沿江地带尚未建设,有必要对该地段专门规划,加强建筑外型、密度的控制,力争形成代表二十一世纪新广州的新的CBD景观、广州珠江新“外滩”。 7、 多方面优化旅游交通。广州已经有一些有影响的旅游景区,如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黄埔军校、长隆夜间动物世界等,但由于它们位于郊区,很多市民都不知道如何前往这些重点景区,更不用说旅游者了。建议把它们与市内交通线路直接以景区名称命名,如把从广卫路发车至黄埔港码头的 517路公共汽车改名为“黄埔军校线”。在停车场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增加珠江夜游码头等主要旅游区的停车场容量,另一方面要及早留出城市入口的停车场建设用地。由于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市内交通的便捷程度增加、市内停车场场地紧张,外市来穗人员将车停放在城市入口转乘公共交通的趋势将增强,在地铁与主要干线交接处要加快停车场建设。现在的几座跨江大桥已经运力紧张,2003年新的会议展览中心启用后,即使新增地铁二号线也不足以应付早晚的交通流量高峰,珠江过江交通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在航空方面,2003年新机场起用后,要大力规范机场服务,杜绝目前存在的候机厅里随意改变登机入口、员工用手提喇叭喊叫的现象。 8、选择适当地段建设“广东旅游之窗”文化商业街区。广州有670万人口、300万流动人口,一年有2511.68万过夜游客,存在了解广东地方文化和旅游信息的需求。有时间的以此决定旅游去向。没有时间的也希望在广州有一定了解。建议选择适当地段建设“广东旅游之窗”文化商业街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主题公园,而是一个开放的商业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主题街区,有地方饮食、地方土特产和工艺品、地方民俗表演(室内表演与广场艺术相结合)。它与广州现有的步行街有类似之处,但后者均欠缺地方文化内涵,旅游服务功能不足,与上海豫园城隍庙商业文化旅游区、北京天桥大栅栏文化旅游区更加类似。一方面可以繁荣广州商业,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个岭南旅游文化的直观展示窗口,是一个旅游、文化与商业“多赢”、同时满足旅游者、市民与外地旅游企业需求的项目。如果在天河地段建设,可以有效地带动商业人流的东移。如果能够与珠江夜游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终点码头,效果将更加理想。 近来,由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各部门协作,共同推动, “十年一大变”工程进展顺利,岭南文化剧场和旅游车站的建设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城市旅游在不断发展中,我们相信广州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