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及其开发模式研究
刘益、 陈烈
本文发表于《热带地理》2004年第4期
摘 要: 在回顾旅游扶贫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对旅游扶贫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出旅游扶贫开发与一般旅游开发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扶贫开发的两种模式,提出了旅游扶贫开发的操作流程。并以广东省河源市东江画廊旅游区为例,对旅游扶贫操作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社区旅游
旅游扶贫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由政府部门结合扶贫工作的实践,率先提出的。但在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各地尚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在政府层面上对旅游扶贫的操作也缺乏有效模式作为借鉴。与之相应地,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同样显得薄弱。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扶贫形式,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促进贫困地区的开发,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2002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了“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之后,广东省旅游局于2003年在省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下,正式启动了旅游扶贫工程,并确定了首批14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安排专项旅游扶贫资金3000万元。笔者参加了14个重点项目之一的东源县东江画廊旅游区的概念规划工作,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旅游扶贫开发的特点、原则、开发模式和操作流程。
1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与实践
1.1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回顾
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是随着国家扶贫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旅游扶贫”作为一个口号的提出,最先是在20世纪 90年代之初。在国家提出了“扶贫”工作思路之后,涌现出了许多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在此情况下,一些省级旅游局响应政府的“扶贫”部署,总结贫困地区以旅游开发带动脱贫致富的经验,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
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也正是随着旅游扶贫相关工作的开展而逐步深化的,对旅游扶贫的认识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来看,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吴忠军(1996)和高舜礼(1997)都对旅游扶贫的含义和作用进行了论述[1][2],杨新军(1998)以江西宁冈县为例对旅游开发扶贫进行了实证研究[3],连漪(1999)以广西资源县为例对旅游扶贫的功能做了论述[4],肖星(1999)分析了中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思路[5],郑本法(1999)对甘肃陇南地区的旅游扶贫进行了研究[6]。这一阶段旅游扶贫理论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实践总结阶段,主要是分析总结前一段时间旅游扶贫的实践,着重于对旅游扶贫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对旅游扶贫概念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贫困地区自我开发”的层次上,认为“旅游扶贫就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经济实体,使贫困地区人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1],对旅游扶贫的特定内涵尚缺乏深入研究。这一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的是对旅游扶贫对象的理解,认为“旅游扶贫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范围比国家所界定的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范围要大一些,不仅包括了国家界定的贫困地区,也包括了虽已脱贫、但经济还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旅游扶贫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脱贫,还要在脱贫的基础上逐步致富”[2]。
第二个阶段是本世纪初以来,对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触及旅游扶贫的特定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歆红的《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对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和人口、旅游扶贫的目标、旅游扶贫效益的评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指出了“从现实情况来看,冠以‘旅游扶贫'名目的项目和发展计划,大都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应该明确以“扶贫”为其宗旨,发展旅游业只是手段和途径,而反贫困和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是其核心目标。并解释了旅游扶贫中“扶”的特定内涵,强调了外部推动力量的重要性[7]。此外,刘向明(2002)也就旅游扶贫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探讨[8]。由于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案例较为缺乏,因此目前旅游扶贫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概念性的理论探讨上,而对于旅游扶贫的科学含义、旅游扶贫开发的特点、原则、开发方式等具体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
1.2 旅游扶贫实践发展回顾
从我国旅游扶贫的实践来看,旅游扶贫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借助发展旅游业成功地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但基本上都属于欠发达地区自我开发而获得成功的典型。高舜礼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旅游扶贫实践进行了总结,指出“虽然旅游扶贫的口号和思路是由上级旅游部门总结的,国家和一些省级旅游局也开展了一些旅游扶贫项目,如国家旅游局在贵州关岭扶持建设的大理石加工厂,贵州省旅游局选择指导的 50多个民族风情游览点等,但承担旅游开发扶贫重任的主体在基层政府和旅游部门”[2]。
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实践还是近两年的事情。2000年8月,国家旅游局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之后在2002年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设想和具体意见,在政府层面上拉开了旅游扶贫工作的序幕[9]。2003年1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启动旅游扶贫工程,省政府计划从2003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旅游扶贫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全省贫困山区和次发达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性项目建设的支出,并由广东省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确定了河源市东源县东江画廊旅游区等14个首批旅游扶贫重点项目,使得旅游扶贫工作在省级政府层面上真正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并进入操作实施阶段[10]。
2 旅游扶贫开发的概念、特点及其原则
2.1 旅游扶贫的概念
旅游扶贫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扶贫形式。由于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兴起,为落后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扶贫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开发自我启动困难,扶贫就成为缓解贫困的外部推动力量,即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则把外部资源传给贫困地区,这种外生性资源,包括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稀缺资源。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这也是旅游扶贫中关于“扶”的特定内涵[7]。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是指在欠发达地区,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各种外部推动力量来扶持当地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2.2 旅游扶贫开发的特点
作为扶贫开发的一种形式,旅游扶贫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开发相比较,必然具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
旅游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一种新形式,其首要目标是解决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而脱贫致富主要依靠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长久地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必须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扶贫的目标更加关注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2.2旅游扶贫开发的主体
旅游扶贫开发的政策性较强,一般由政府牵头,其开发的主体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往往是由政府和开发商共同负责实施,有时还包括新闻媒体、旅行社等扶持单位共同参与。由于有政府和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扶持,能够为开发商大大降低开发建设和市场营销的成本,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2.2.3旅游扶贫开发的客体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开发,其开发的对象仅仅是景观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资源)。而对于旅游扶贫开发来说,资源开发只是一种手段,根本的目的是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因此旅游扶贫的客体,不仅包括了当地的景观资源,还包括了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旅游社区。
2.3 旅游扶贫的开发原则
2.3.1 因地制宜原则
旅游扶贫地区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首先必须立足当地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能够切实发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旅游社区结构的作用。尤其是应避免脱离当地的实际条件,大搞人造景点建设的倾向,争取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较高的效益。
2.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扶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旅游扶贫地区来说,当地居民达到脱贫致富目标的根本保障是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能够长期受益,根本摆脱贫困的局面。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相统一,并能针对市场需求趋势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3 居民参与原则
一般旅游开发是以最大经济利益为追求目标,其开发商、管理者以及服务人员都可以完全是外地人,当地居民较少参与。而扶贫旅游开发必须以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为首要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居民参与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吸纳当地居民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开发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机会,使得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融为一体,并为当地居民所接受。
3 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由于不同的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不同,对旅游扶贫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根据旅游扶贫实践的发展阶段,可以将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分为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和社区旅游开发模式。
3.1 传统旅游开发模式
传统旅游开发模式是旅游扶贫开发初级阶段的产物。这一阶段由于对旅游扶贫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旅游扶贫基本上还停留在“贫困地区自我开发”的层次上,旅游扶贫的主体是以基层政府和旅游部门为主,主要是依靠地方自身的力量,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经济效益目标的追求相对突出。由于贫困地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旅游扶贫开发往往带有发展地方经济的性质,对于旅游扶贫的目标缺乏统筹考虑,对社区居民的带动作用体现出较多的自发性。
二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对象仅仅是贫困地区的景观资源,对于当地的旅游社区建设考虑较少。
三是扶贫手段较为单一,以贫困地区自我开发为主,缺少外部力量的推动。
3.2 社区旅游开发模式
与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不同,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是旅游扶贫开发成熟阶段的产物。它是以社区结构的进化为其开发原则,较之传统旅游开发模式,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更加能够体现旅游扶贫开发的宗旨,。因此也是实现旅游扶贫开发目标的最为有效的模式。
3.2.1 社区旅游开发的涵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的系统综合体。社区旅游开发是将景观资源和社区作为一个综合体进行开发建设,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11]。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可将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使旅游开发更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
3.2.2社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旅游开发模式相比,社区旅游开发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社区旅游开发模式更加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政策性更强,一般得到省市级以上政府、新闻媒体、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等单位的共同支持,为开发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二是旅游扶贫目标系统化。由于旅游扶贫是政府牵头,在扶贫目标的制定方面是以解决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为宗旨,扶贫目标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是旅游开发对象人本化。社区旅游开发的出发点是将旅游资源开发和社区建设结合在一起,不仅考虑了旅游景观、旅游环境,而且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建设,将旅游开发融入到当地的社区建设中,使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最终实现社区结构的进化。
四是扶贫手段的多样化。政府除了在资金上前期投入外,在市场、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都给予相关支持。
4 旅游扶贫开发操作流程
4.1 旅游资源价值及开发条件评价
作为旅游扶贫开发的前提条件,旅游扶贫地区必须具备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因此确定旅游扶贫项目,必须首先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社会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市场前景、投资估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明确扶贫地区的旅游开发潜力,为旅游扶贫项目的立项提供科学依据。
4.2 确立旅游扶贫目标系统
在对旅游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旅游扶贫的目标系统。旅游扶贫目标系统包括经济效益目标、环境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主要从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回报角度来考虑,旅游扶贫开发虽然不是以最大经济效益为追求目标,但合理的经济效益回报也是实现扶贫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效益目标是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考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造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目标是从旅游扶贫开发的根本目的来考虑的,充分考虑旅游扶贫项目建成后,能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增加多少经济收入,并通过社区功能结构的优化,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本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的实施以及扶贫目标的实现,为其他扶贫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4.3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
旅游扶贫项目实施前,必须首先编制旅游开发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部分。总体规划应在突出项目特色的同时,充分考虑旅游扶贫开发的特点,围绕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进行规划设计,将旅游资源开发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旅游扶贫”的指导思想;详细规划应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突出生态化和乡土化的特点,建筑材料尽量就地取材,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给予足够的重视。
4.4 旅游扶贫相关支持
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立项之后,还需要借助各种外生性资源来推动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外生性资源可以有多种形式,一般包括资金支持、市场支持、管理支持、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等形式。资金支持主要是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也有一部分是在政府引导下的企业资金的投入;市场支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依靠新闻媒体和旅行社的力量,发动宣传攻势,为旅游扶贫地区组织旅游客源。管理支持是旅游管理部门或对口旅游扶贫企业通过对扶贫旅游区提供管理人才支援和员工培训支持,提高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支持的主要形式有政府资助对扶贫旅游区进行规划设计、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生态培育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支持主要是地税优惠和返还,土地使用费、水费、电费的减免等优惠措施。
对于一个旅游扶贫项目而言,往往是由几种外生性资源同时推动,通过这些稀缺性资源的外部推动,来加快扶贫项目的启动和发展。
5 河源东江画廊旅游扶贫案例分析
5.1 东江画廊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以东江两岸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景区贯穿义合、仙塘两鎮。沿途的江风、竹影、渔歌以及纵横阡陌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幅幅乡土气息浓厚的富有客家风情特色的水彩画。东江是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这里不但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客家风情非常浓厚,客家围龙屋、客家山歌、客家习俗、客家人物、客家美食等构成了东江画廊的特色人文旅游资源。
景区以东江两岸风景资源为依托,苏家围是规划区内较大的居民点,也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苏家围位于义合镇的东江河畔,是苏东坡后裔的聚居地,保留有典型的客家风俗风貌,是一个古老而又贫穷的村庄。现有居民42户213人,2000年 全村人均收入1680元,远远低于河源市3162元的农村人均收入水平。2001年苏家围景点初步开发,当年接待游客3.6 万人,门票收入30万元。
5.2 旅游扶贫目标系统制订
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社区建设,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经济效益:预计通过扶贫开发后,第一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营业收入175万元。项目建成当年社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88元,第二年社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河源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直接解决就业70人,间接解决420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旅游区的开发,改善社区内的道路、房屋和环境卫生质量,促进社区功能结构的优化。
环境生态效益:坚持环保至上原则,提高沿江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改善东江生态环境,造林绿化2390hm2,污水和垃圾处理符合环保标准,不造成环境和水污染。
5.3 旅游规划设计思路
东江画廊旅游区总体规划将旅游区划分为木京生态农业、竹园水上观光、苏家围客家民俗三大组团,并以东江水道相联接而成为一个整体。在规划设计思路上,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对于客家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居民的创收渠道以及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方式等都做了具体安排。其中,木京生态农业组团利用原有的蔬菜基地,建设农业生态园,开发参与性强的农家乐旅游活动,配套建设生态农业博物馆和绿色农产品街市;苏家围组团的古村落本身既是一个旅游吸引物,又是一个完整的旅游社区,是旅游区内的重点景区。规划对村落的民居建筑进行修缮改造,开发客家擂茶馆、民俗表演馆、客家农具展览馆等民俗文化资源,营造富有客家情调的村落休闲区,并配套建设农民特产街,为社区居民增加创收渠道;竹园组团利用东江两岸的绿竹长廊,开发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竹园景区,建设百竹园、听竹轩、竹艺坊等景点,尽量吸收社区居民的参与;东江水道作为联系三个组团的水上通道,是规划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水道这个平台,开发山歌画舫、新婚禧船等水上民俗表演活动,并吸收社区居民参与民俗表演和游船服务。整个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社区旅游开发思想,将苏家围的古民居资源、客家民俗资源都开发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以旅游购物、餐饮、表演、游船服务等各种形式,使当地居民式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当中。
5.4 相关扶贫措施
东江画廊旅游区被列为广东省首批旅游扶贫项目之后,省政府拨出旅游扶贫转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广东省旅游局在东江画廊旅游区所在地河源市召开了全省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并组织了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和大型旅行社对东江画廊旅游区进行了考察。旅游扶贫工作会议上,62家大型旅行社与首批14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进行了结对子签约活动,其中有52家旅行社与东江画廊旅游区结成对口扶贫对子。
结对旅行社承诺:积极配合对口扶持的景区在旅行社所在的城市开展促销活动,在新闻媒体、旅游展销会等各种场合上积极宣传对口扶持的景区,培育客源市场;积极输送客源到对口扶持的旅游景区,每年至少输送5个旅游团队;及时反馈游客意见,为对口扶持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提出建议,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此外,交通、外经贸、林业、商业等部门也将在旅游扶贫项目的交通建设、招商引资、绿化建设、土特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 结语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开发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逐步完善,但其作为一种扶贫形式,“扶贫”的宗旨将不会改变,这也是旅游扶贫开放始终应坚持的出发点。尤其是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开发式扶贫形式,政府在其中只能起到部分作用,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入。但这种市场运作方式显然区别于一般的市场运作,社区利益(非利润导向)在旅游扶贫项目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使得旅游扶贫既依存于市场运作,又超越于一般的市场运作。旅游扶贫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必然与一般的旅游开发模式有所不同。因此,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政府除了提供必要的扶助以外,还需要在立项、规划、实施、经营过程中加强监督,以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 论旅游扶贫[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4):18 – 21.
[2] 高舜礼. 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 [J].旅游调研 ,1997,(4):8 – 11.
[3] 杨新军. 旅游开发扶贫的实践研究[J].热带地理,1998,18(4 ):327 – 332.
[4] 连漪. 从资源县看旅游扶贫的功能[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增刊):29—31.
[5] 肖星. 中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探索[J].开发研究 ,1999,(2):50 –51.
[6] 郑本法. 甘肃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开发研究 ,1999,(4):44 –47.
[7] 周歆红. 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17 – 21.
[8] 刘向明. 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22(2 ):241 – 244.
[9] 国家旅游局. 关于开展"三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意见 [J].旅游调研,2002(1):33 – 37
[10] 张俊. 广东旅游扶贫落到实处[N].中国旅游报,2002-11-22.
[11] 唐顺铁. 旅游目的地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 [J].地理研究 ,1 998,17(2 ):145 – 149.
A study on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and its development model
Liu Yi1.2 Chen Lie1
(1.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2. Guangdong Tourism Research Center, Guangzhou 510620)
Abstract: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is a new conduit to alleviate the impoverished situat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It is aiming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poverty and generate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host communities through promoting local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local resources in virtue of exterior power.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distinguishes from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developing programs in developing goals, tourism site developer and developing object.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he community-based tourism model, according to its various practicing phases. The community-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is a very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the tenet of the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The full flow of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includes evaluating tourism developing conditions, establishing developing goal system, making master plan and providing relative supports on bankroll, market, management, technique, and policy.
Dongjiang Gallery Tourist Attraction is one of the first batches of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program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has been put in practice under the community-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full flow of the program, and has embodied the idea of the community-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successfully.
Key words: Tourism-Elimination Poverty; development model; community-based tourism
作者简介:刘益(1971—),男,人文地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现为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