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 中国旅游报 4月9日 11版
一直以来,古村落、古民居的开发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古村落古民居大多已经破损很严重,残垣断壁,修复起来需要大笔资金;二是产权关系复杂,几百上千户,每个人的意愿都不一样;三是建设性破坏严重,有的是翻修房屋,使用了大量的瓷砖、水泥等现代材料,有的是在古村落内部或周边新建了大量现代风格的楼房,破坏了整体的环境氛围。 古村落、古民居要发展,历史文脉要延续,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行,彻底推倒重建也不现实,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以新的思路走“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有几种模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社区参与型。保护古民居,把里面的居民全部搬迁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那样只能使古城丧失生机和活力。社区参与就是吸引古村落的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使游客能看到真实的、活生生的一面。在这方面,广东河源的苏家围做得比较成功。苏家围位于东源县义合镇,围内保存着18座府第式的明清客家民居,现在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为营造乡村旅游区氛围,旅游区对村民都不进行搬迁,只是租用其部分房屋。游人从他们的家门口走过,乡民们可以优哉游哉地与游客拉拉家常,顺便推荐一下他们自种的瓜果和山上摘下的野果。游客来到村里,孩童们都奔跑追逐着,自发地唱起客家山歌,顺便向游客推销当地自产的枇杷和松果。为鼓励当地村民参与社区旅游,营造旅游氛围,旅游区采取为当地儿童缴纳部分学费、对村民进行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当地村民真正能从旅游发展中受益,贯彻了“社区旅游”的理念。为促进当地土特产品的销售,提高旅游收益,苏家围还兴建了客家乡村特产街,全部租给当地村民,主要销售东江鱼干、菜干等当地特产以及用本地绿竹加工而成的各种工艺品。 老房新用型。即改变老房子的用途以作它用,赋予新的功能和作用,如作为特色酒店、客栈,或者是主题酒吧、茶馆等。最典型的要数欧洲的古堡酒店。城堡的最初作用是作为军事要塞而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堡的军事功能已经丧失,一些具有独特眼光的投资商将古堡改造成特色酒店,成为文化、艺术和历史融为一体的特殊的建筑。居于其中,恍若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因而颇受市场欢迎。广东梅州的万秋楼,是上世纪30年代旅马华侨夏万秋先生所建,是一栋集西方哥德式建筑与客家围龙屋风格于一体的著名建筑。由于夏家后裔都在海外,无暇顾及管理,一直空置而日显破败。后由一台商出资买下,在原有布局、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将其修缮,改造成特色餐厅、茶馆,经营台湾茶艺和台湾风味小吃,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休闲中心,作为接待台胞的重要联络点,成为梅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上海的新天地,也是将石库门地区的古建筑,改变其原先的居住功能,赋予它新的商业经营价值。 居民置换型。古村落、古民居由于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原居民大量外迁,加之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古民居大部分以低廉的租金出租给了外来务工的低收入人群,古村落住民的整体文化素质逐渐降低。这些人群对古城建筑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对居住地没有认同感,更加速了古民居的衰败。但是,古民居作为历史的一种遗留物,凝固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和时代特征,有些还具有相当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徜徉其中,能够激发人的灵感,产生创作的冲动,因此有些古村落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吸引文化素质较高的艺术家、摄影家、作家等高收入人群驻足古村,或定居,或暂住,成为艺术创作基地,从而整体提升古村落、古民居的文化层次。 另建新区型。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是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以及文化遗产地,有比较严格的保护政策,各种商业和旅游配套设施只能设置在其周边地区。如丽江,为了保护古城的整体风貌提出了“保存古城,发展新城”的思路,在古城的西北部按照古城的特色兴建了新城区,当地的机关、部队及企事业单位陆续迁出古城,大型的现代化的酒店、餐馆、商店和娱乐场所都设置在新城,从而减轻了古城保护的压力。(作者单位: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